幼儿“易怒”非小事,“三岁看大”有道理! | 母婴之声
幼儿“易怒”非小事,“三岁看大”有道理! | 母婴之声
07月28日的《母婴之声》,我们解读了 10 篇文献,关注:易怒,呼吸道,饮食结构,不良童年经历,儿童生长轨迹,身体成分,儿童体重,出生缺陷,胎盘,牛初乳。幼儿时期易怒者,未来抑郁和自残风险高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13.3]
① 纳入7225名英国出生队列中的儿童数据,分别在3、5、7岁采用量表评估其易怒程度,并在14岁时评估抑郁症状;② 在调整了潜在混杂因素后,儿童在5岁、7岁时的易怒得分与其在14岁时抑郁症状、自我伤害得分均呈正相关;③ 但3岁时的易怒得分与14岁时的抑郁、自残得分无统计学关联;④ 在儿童3-7岁时的易怒评分增加1个标准差,其在14岁时的抑郁、自残得分均显著增加;⑤ 本研究支持对高易怒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减少未来抑郁及自残风险。
(相关资料图)
【主编评语】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民间流传的一句古老的谚语,它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本研究通过长期队列数据分析,发现幼儿时期的易怒症状较严重的儿童,未来抑郁的风险以及自残的风险均更高。因此本研究支持对高易怒儿童进行早期干预,以及对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普遍干预来控制儿童的易怒症状。(@Epi汪)
【原文信息】
Changes in Early Childhood Irritability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Self-Harm During Adolescence in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United Kingdom Birth Cohort
2023-06-28, doi: 10.1016/j.jaac.2023.05.027
Nature子刊:生命早期呼吸道免疫(综述)
Nature Immunology——[30.5]
① 婴儿肺部免疫是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形成的,婴儿通过呼吸道接触多种不同病原体,以及免疫系统成熟,这对于建立肺部免疫的轨迹至关重要,并且将产生终生影响;② 呼吸道不同部位的有益菌和有害菌不一致,目前已知的呼吸道上的细菌包括Moraxella、Corynebacterium、Veillonella等;③ 肺生态失调的早期影响因素及对肺部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烟草暴露、抗生素、粘膜微生物、城镇居住地、饮食、感染和遗传因素等。
【主编评语】
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上的综述系统总结了婴儿生命早期呼吸道菌群、免疫系统发育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作者认为婴儿期呼吸系统的发育决定了未来长期的健康水平。(@Epi汪)
【原文信息】
Early-lif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nd developmental immunity determine lifelong lung health
2023-07-06, doi: 10.1038/s41590-023-01550-w
孩子的饮食结构受父母的影响?(系统综述)
EClinicalMedicine——[15.1]
① 检索并筛查相关的研究,最终纳入45项研究的数据进行证据汇总;② 亲子之间的膳食摄入情况在不同的成分上关联不一致,总体仅存在弱至中度的正相关;③ 亲子之间的能量、脂肪、蛋白质、碳水、水果/蔬菜、糖果等方面摄入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9、0.23、0.24、0.24、0.28、0.20;④ 不同研究之间因研究的人群、年份、饮食评估方法、报告饮食摄入量的人员、研究设计类型及研究质量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结果。
【主编评语】
许多老百姓直观地认为,父母是孩子早年饮食行为的榜样,因此认为父母的饮食结构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系统综述总结了现有的研究证据,对父母之间的饮食摄入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虽然亲子之间的饮食结构确实存在正相关,但是其关联强度仅在弱至中等之间。(@Epi汪)
【原文信息】
The myth and reality of familial resemblance in dietary intak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n the resemblance of dietary intake among parent and offspring
2023-06-02, doi: 10.1016/j.eclinm.2023.102024
Nature子刊:全面了解不良童年经历与健康(综述)
Nature Medicine——[82.9]
① 不良童年经历(ACE)可能包括身体暴力、情感虐待、忽视、生活在贫困或暴力家庭中,以及其他影响儿童父母的事件,包括入狱、精神疾病、离婚、被迫流离失所等;② 这些ACE与儿童健康和发育问题产生连锁反应,具有广泛和长期的影响,尤其是精神疾病、糖尿病和心脑血管问题;③ 此外,童年和青春期的压力事件还可能加速生物衰老;④ 越老越多的循证干预措施用于预防ACE带来的健康影响,包括加强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的支持,开展心理健康干预。
【主编评语】
本综述系统阐述了不良童年经历对健康的长期影响,并总结了目前在研究中的潜在干预措施及其效果。在新冠大流行、全球武装冲突、气候变化、移民等背景下,阻碍了儿童健康方面的研究进展。(@Epi汪)
【原文信息】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lifelong health
2023-07-01, doi: 10.1038/s41591-023-02426-0
国内团队:产前邻苯二甲酸盐暴露影响儿童生长轨迹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9.8]
① 在一项中国出生队列研究中,纳入1051对母子,在孕期33-39周收集母亲尿液并检测其中7种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含量;② 随访后代婴儿24个月的生长指标,并用轨迹模型划分出5个轨迹组,分别为适宜稳定型(44.4%)、适宜增长型(30.8%)、低-增长型(5%)、低-稳定型(14.7%)、高-稳定型(5.1%);③ 产前暴露于几种代谢物(包括MEHP, MEHHP, MEOHP, MECCP,总DEHP代谢物以及MBP)与儿童生长轨迹存在关联;④ 这种关联存在性别特异性。
【主编评语】
本研究对出生队列进行研究后发现,产前母亲体内几种邻苯二甲酸盐的暴露物浓度与儿童产后生长轨迹存在关联,其中邻苯二甲酸盐水平越高,“低-增长型”轨迹的概率越高。但是这种关联之间存在性别差异。有必要进一步挖掘其中的关联。(@Epi汪)
【原文信息】
Prenatal exposure to phthalates and child growth trajectories in the first 24 months of life
2023-07-12, doi: 10.1016/j.scitotenv.2023.165518
婴儿身体成分变化轨迹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7.1]
① 纳入来自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的0-6个月的婴儿,采用空气置换体积测定法对其身体成分进行评估;② 对470名0-6个月的婴儿进行1899次观察数据,以及1026名3-24个月婴儿的3690次观察数据进行汇总,绘制出了0-6个月,分性别的脂肪质量指数、去脂体重、体脂率等指标的轨迹图;③ 同时,也绘制出了3-24个月儿童分性别的脂肪质量指数、去脂体重、体脂率的轨迹图;④ 与其他已发表的数据相比,这些指标的轨迹存在明显差异,但模式相似。
【主编评语】
掌握婴儿的生长发育轨迹有助于指导临床上发现儿童发育问题。本研究基于队列数据,分析婴儿身体成分的发育变化规律,总结了可供临床参考的脂肪质量指数、去脂体重、体脂率等指标的轨迹图。(@Epi汪)
【原文信息】
Body composition reference charts for infants from birth to 24 months: Multicenter Infant Body Composition Reference Study
2023-06-01, doi: 10.1016/j.ajcnut.2023.02.012
国内团队:母亲孕前孕期体重管理对后代儿童体重有影响
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8.7]
① 纳入946对母婴,随访儿童至7岁时的BMI变化轨迹,共识别为5种类别;② 恒定体重不足、恒定体重正常、高超重风险、渐进性超重和渐进性肥胖的人分别占25.2%、42.8%、16.9%、11.0%、4.1%;③ 母亲孕前超重可增加后代儿童后三种肥胖相关轨迹风险;④ 孕期增重过高与儿童超重、进行性肥胖轨迹风险增加有关;⑤ 母亲孕前超重和妊娠期体重过度增加与儿童BMI轨迹增加以及7岁时超重的风险增加有关。
【主编评语】
北京大学董彬教授与天津妇女儿童医院的专家团队联合对出生队列数据开展分析,并用轨迹模型探讨了儿童BMI的成长轨迹,为分析母亲孕前体重及孕期增重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Epi汪)
【原文信息】
Maternal weight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risk of overweight in offspring: a trajectory analysis from a birth cohort in China
2023-06-30, doi: 10.1007/s12519-023-00736-4
孕早期服用唑吡坦不会增加出生缺陷风险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4.4]
① 纳入39711例出生缺陷的婴儿,和23035例对照,收集其母亲孕前及孕早期使用唑吡坦的情况;② 出生缺陷的婴儿包括单纯性腭裂、唇裂、肠闭锁/狭窄、肛门直肠闭锁、尿道下裂、颅缝早闭、腹裂、法氏四联症、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房间隔缺损等;③ 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有0.2%的母亲报告妊娠早期使用唑吡坦;④ 但是唑吡坦使用与上述出生缺陷种类的关联并无统计学意义;⑤ 研究结果不支持认为孕早期服用唑吡坦会增加出生缺陷的风险。
【主编评语】
唑吡坦是一种与苯二氮卓类有关的咪唑吡啶类催眠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选择性的作用于脑部苯二氮卓类OMEGA-1受体上,是治疗失眠的一种药物。该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数据仍缺乏。本研究基于此开展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并没有发现其与各种类型出生缺陷的关联。但由于人群中唑吡坦的使用比例较低,本研究的证据强度仍不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Epi汪)
【原文信息】
Maternal exposure to zolpidem and risk of specific birth defects
2023-06-02, doi: 10.1111/jsr.13958
胎盘上连接母胎代谢调节的关键基因——IGF2
Cell Metabolism——[29]
① 研究发现,印迹Igf2基因在小鼠胎盘分泌细胞中高表达;② 这些细胞中的Igf2缺失会损害胎盘对母亲的内分泌信号,但不会影响胎盘形态;③ Igf2控制胎盘激素的产生,包括催乳素,对建立妊娠相关的胰岛素抵抗和将营养分配给胎儿至关重要;④ 因此,胎盘Igf2缺失的胎儿容易产生生长受限和低血糖;⑤ Igf2控制蛋白质合成和细胞能量稳态,其作用依赖于胎盘内分泌细胞类型;⑥ Igf2的缺失对成年后代的新陈代谢也有额外的长期影响。
【主编评语】
发表在《Cell Metabolism》上的一项研究系统阐述了小鼠胎盘上的关键基因Igf2的潜在作用,其在调节胎儿能量代谢上具有重要作用,或是未来胎儿干预的重要靶点。(@Epi汪)
【原文信息】
Fetal manipulation of maternal metabolism is a critical function of the imprinted Igf2 gene
2023-07-11, doi: 10.1016/j.cmet.2023.06.007
国内团队:极早产儿牛初乳喂养效果研究
Clinical Nutrition——[6.3]
① 纳入极早产儿(
g/d,TFF120),两组婴儿的TFF120并没有差异;③ 此外,两组婴儿在其他身体生长指标以及疾病发生率上没有统计学差异,在血液学生化检查数据上没有差异;④ 但是BC组婴儿发现了更多的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病例(P=0.06);⑤ 产后前两周补充牛初乳可能不会降低极早产儿完全肠内喂养时间。
【主编评语】
出生体重1500克以下的早产儿无法协调吸吮、吞咽和呼吸,因此胃内喂食(肠内喂食)有助于胃肠道的发育和生长。本研究对极早产儿通过牛初乳干预,观察是否可以简短完全肠内喂养时间。但是并没有观察到阳性的结果。(@Epi汪)
【原文信息】
Bovine colostrum to supplement the first feeding of very preterm infants: The PreColo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2023-06-28, doi: 10.1016/j.clnu.2023.06.024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Epi汪
关键词: